什么是郑州?

来源:中国城市报道作者:时间:2021-04-18 21:25:40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130.jpg

 

 

本文由 普罗理想国 特约制作

 

这是一座

出人意料的城市

 

它的高山

“峻极于天”

(上文出自《诗经·大雅·崧高》,原文为“崧[嵩]高维岳,骏[峻]极于天”,嵩山即由此得名;云雾中的嵩山,图片源自@VCG)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204.jpg

 

 

它的大河

千里奔流

(郑州黄河落日,摄影师@焦潇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228.jpg

 

 

它的建城史长达数千年

更拥有长达1万年的人类开发史

(郑州商城遗址,为商代早期都城,兴于3600年前摄影师@石耀臣)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249.jpg

 

 

它就是

郑州

 

近年来

郑州的经济实力迅猛增长

不但位列北方省会城市第1名

(2005-2020年郑州GDP排名变化,制图@罗梓涵/星球研究所)

 

 

图片

 

 

更以大手笔重塑城市面貌

令人耳目一新

(请横屏观看,郑东新区龙子湖日落,摄影师@焦潇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315.jpg

 

 

而在星球研究所看来

郑州既有一万年之古

几乎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

郑州还有一百年之新

如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缩影

堪称“一万年之新城“

 

是时候

重新认识郑州

看看这座城市

到底会带给我们多少精彩?

 

 01 

转折地带

 

自然地理视角下的郑州

是一个极为丰富的郑州

丰富到超乎许多人的想象

它位于多种自然环境的

交汇转折地带

 

首先

郑州不是一座单纯的平原城市

 

它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

向第三级阶过渡的地带

山地、丘陵、平原

各占1/3

(郑州地形及位置示意,制图@泰山&罗梓涵/星球研所)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354.jpg

 

 

秦岭向东延伸形成的余脉

嵩山箕山

构成了郑州的山地部分

尤以嵩山中段山势

最为雄起峥嵘

 

其中

少室山主峰海拔1512m

为嵩山最高峰

(请横屏观看,少室山,摄影师@刘客白)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412.jpg

 

 

太室山最高峰海拔1492m

虽屈居嵩山第二高峰

但因山体更为庞大

而被人们视为嵩山主峰

(请横屏观看,太室山,摄影师@刘客白)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432.jpg

 

 

更为重要的是

复杂的地质构造运动影响

嵩山山体不同区域遭受到不同程度地剥蚀

致使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

元古宙、太古宙岩层逐一出露

时代跨度超过30亿年

而被誉为地质史上的

“五代同堂”

(嵩山地质公园地质简图,需要说明的是“代”为地质年代单位,“界”为对应的地层单位;制图@泰山/星球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448.jpg

 

 

同时

古老的岩石在外力雕刻下

不仅形成了诸如五乳峰、九朵莲花

象鼻山、书册崖等景观

也成为追溯地壳演化历史的理想场所

是中国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

少室山书册崖景观,摄影师@刘客白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502.jpg

 

 

其次

郑州还位于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过渡的区域

 

在郑州的西北部

历经数百万年的黄土堆积

发育出众多丘陵、台地

它们往往土质疏松

利于垦殖

(巩义、荥阳一带黄土台地,摄影师@杨敏芝)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517.jpg

 

 

再者

郑州地处中纬度

在气候上

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使得山地众多的郑州

拥有多个垂直自然带

(嵩山植被带分布示意,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531.jpg

 

 

与此同时

季风送来相对充沛的降水

山地间瀑布飞悬如纱

(卢崖瀑布,摄影师@刘客白)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552.jpg

 

 

以嵩山为中心

河流从穹顶向四周散开

在山地、丘陵、平原上

形成丰富的水系

(郑州水系图,制图@泰山/星球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606.jpg

 

 

气候适宜、水流充沛

郑州得以草木繁茂、万物勃兴

(嵩山植被,图片源自@VCG)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621.jpg

 

 

而超级大河

在郑州自西向东奔流过境

它与嵩山水系共同作用

促使郑州东部发育出连片的平原

并成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郑州平原,摄影师@郭瑞)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640.jpg

 

 

就这样

比起单纯的大平原

地处转折地带的郑州

凭借多样的地貌、适宜的气候

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更加适宜的舞台

 

而随后登临的华夏族群

不但开始利用这种环境

还开拓出了这个舞台更大的优势

在一万年的历史长河中

将郑州打造成了

华夏文明的“天地之中”

 

 02 

天地之中

 

1万年前

山地中以采集狩猎为生的古人

解锁了农业种植的新技能

开始逐步向平原地带迁徙

 

郑州地区

介于山地与平原之间的丘陵、台地

地势较高、河流纵横

有近水之利

却又可以避免水淹之患

则为古人的迁徙提供了完美的过渡场所

(请横屏观看,环嵩山古人类迁移模式示意,制图@罗梓涵/星球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700.jpg

 

 

9000-7000年前

生活在此的古郑州人

不仅种植粟、黍

还从长江流域引入水稻

并驯化了猪

作为采集狩猎之外的补充

 

为了享受美食

他们还可能发明了

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炊器

乳钉纹红陶鼎,出土于郑州新郑裴李岗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为久远的陶鼎,摄影师@杨敏芝,制图@罗梓涵/星球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717.jpg

 

 

6800-4500年前

大小聚落已经遍布

低山丘陵、平原及河流阶地

 

为了争夺资源

不同部落之间开始竞相征伐

位于郑州西北郊的一个古聚落

开始创造性地使用板块夯筑技术

筑起城墙抵御外敌

(西山遗址,盛期为距今5300-4800年前是中原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一座有城墙的聚落摄影师@杨敏芝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733.jpg

 

 

同一时期

在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

一个大型的中心聚落更是拔地而起

其规格之高

黄河流域同时期之最

很可能达到了早期国家的规模

有学者将其称之为

“河洛古国”

(双槐树遗址为同时期黄河流域已发现的规格最高的聚落,为“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双槐树遗址布局示意,制图@罗梓涵&泰山/星球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747.jpg

 

 

此后

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中华大地

都进入了繁荣大发展的时代

各类聚落群体纷纷崛起

如同“万国林立”

 

但是

大约4200-4000年前

一次全球性的气候突变

彻底打乱了各地的发展进程

 

气候突变引发干旱、洪水

众多古国或被干旱摧毁、或被洪涝所阻

纷纷走向衰落

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地区脱颖而出

距今4000年前后,诸多文化纷纷衰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口、社会、经济、宗教、环境变化等,环境变化可能为其中一个主要诱发因素;约4500-3500年前后中国考古学文化格局变化,制图@汉青&陈景逸&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究其原由

一是郑州地区

兼具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

面对洪水等自然灾害时

可以做到进退有据

(山地地形抵御洪水示意,制图@罗梓涵/星球研究所 )

 

 

图片

 

 

二是

受长期战争影响

 

 

中原地区的人类族群
拥有更强的组织能力且更加务实
在灾难来临之时
他们便通过疏通水系实现自救

 

 

其首领也因此成为禹的形象来源之一

(大禹治水形象拓片,制图@罗梓涵/星球研究所 )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819.jpg

 

 

 

灾难过后
一个统治实力更加强大的王权国家
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

 

 

便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诞生了

(王城岗遗址,包括内城、外城两部分,据推测,内城系传说中大禹的父亲鲧[gǔn]所建,而大城则为禹都阳城,但将传说与考古遗存做对应的方式本身也存在一定争议,摄影师@刘客白)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841.jpg

 

 

而继“夏”兴起的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

同样有长达200多年的时间

选择了郑州作为统治中心

(请横屏观看,郑州商城遗址,位于今郑州市区,摄影师@焦潇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857.jpg

 

 

商王在郑州的都城

由宫殿区、内城、外城三层构成

面积分别为0.4km²、3km²18km²

如果放到大家熟知的明清北京城中

则相当于紫禁城的56%、皇城的44%、内城的50%

 

3600年前

就可以修建如此规模的都城

实在令人惊叹

(郑州商城布局示意,制图@罗梓涵&泰山/星球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913.jpg

 

 

居住在城市内的工人

还倾尽全力为统治者

打造专属的青铜礼器武器

用以祭祀和战争

所谓

(下文出自《左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兽面纹铜钺,出土于郑州市人民公园,摄影师@刘鹏,制图@汉青/星球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931.jpg

 

 

通过武力

商王朝不断向四周扩张

统治范围一度西括关中平原、东临泰山

北越晋中-冀南、南濒长江

规模极其庞大

 

四方资源

如西方的铜矿、盐

东方的盐、珍珠、贝壳、农产品

长江流域的铜矿、锡矿、铅矿、原始瓷等

纷纷向坐镇中央的王都汇聚

郑州空前繁盛

(商代早期统治范围及四方资源汇聚郑州示意,制图@罗梓涵&泰山/星球研究所)

 

 

图片

 

 

至此

长达6000多年的连续发展

使华夏文明的根基

在此奠定

 

华夏之中天地之中的

文化内涵

也深刻烙印在华夏族群心中

(青铜鼎,礼器,由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在夏商周三代,为王权的象征;图为杜岭方鼎,出土于郑州杜岭张寨前街,共一大一小两件,图为较小的一件,高0.87m,重64.25kg,藏于河南博物院,摄影师@杨敏芝,制图@罗梓涵/星球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0952.jpg

 

 

此后

虽然商王因为动荡而迁都

继之而起的王朝又多选择

防御性更好的西安、洛阳为都

郑州逐渐退居二线

 

但因处中原核心地带

先秦时期

郑州亦先后为

西周管国、春秋郑国、战国韩国都邑

(莲鹤方壶,出土于新郑郑公大墓,摄影师@杨虎,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010.jpg

 

 

秦汉至北宋时期

则多为王朝京畿重地

经济、文化依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此外

耸立于此的嵩山

更因傲然的山势、居中的位置

以及华夏根源所在

而被历代帝王儒、释、道三家所看中

被钦定为五岳之中岳

“天地之中”的概念

进一步得到强化

(登封告成观星台,为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所建;2010年,包括告成观星台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摄影师@焦潇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024.jpg

 

 

道教

将其作为

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

而建立起香火绵延千年的中岳庙

(中岳庙,位于太室山下,摄影师@郭瑞)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039.jpg

 

 

佛教

将其作为传法场所

法王寺、少林寺、会善寺、嵩岳寺

比肩而立

少林寺成为禅宗祖庭

(少林寺,因位于少室山密林中而得名,始建于495年,为北魏孝文帝安顿印度僧人跋陀所建,后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亦来此弘法,摄影师@焦潇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053.jpg

 

 

儒家

在此传经讲学

北宋著名书院

嵩阳书院学风盛极一时

(嵩阳书院,摄影师@蔡震宇)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108.jpg

 

 

然而

随着北宋灭亡

中原地区整体衰落

战乱不断、黄河水患频发

直到明清时期

郑州的辉煌淹没在尘世之中

连它的“古都”属性也早已被人遗忘

(被农田环绕的巩义北宋皇陵神道雕塑,摄影师@朱哲)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123.jpg

 

 

郑州开局起点如此之高

几乎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

郑州的跌落又如此迅猛

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落魄县城

它只能等待

等待一个新的机遇

 

 03 

重新崛起

 

清末

连通京师与汉口的京汉铁路

筹备修建

从何处跨越黄河

成为摆在修建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虽为中部重镇

但该段黄河却已成悬河之势

溃坝决溢十分频繁

以当时的技术

从此建设跨越黄河的铁路大桥

难以保障安全

 

郑州

作为转折地带的价值再次凸显

由于山地丘陵对黄河河道的束缚

负责勘察的官员向上级奏报

郑州北部的荥泽口

(下文出自《盛宣怀.愚斋丛稿·奏疏十》,转引自《由边缘而中心——近代以来郑州崛起之动因分析》)

“南北两岸从未泛滥、而河道亦从未更改”

 

由此

京汉铁路

最终选定经由郑州跨越黄河

加上之后东西向的陇海铁路

也经郑州向两方延伸

(郑新黄河大桥,为公铁两用桥,清时期修建的黄河铁路大桥已废弃,摄影师@焦潇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139.jpg

 

 

两大铁路相交

郑州“天地之中”的地位

终于再次被激发

成为了中国的“铁路之心”

(京汉陇海铁路交汇示意,制图@泰山&罗梓涵/星球研究所)

 

 

图片

 

 

铁路的开通

促使中原及西北地区的各类货物

包括煤炭、粮食、药材、皮毛、杂货、烟草等

纷纷向郑州聚集

再以郑州为中心向外输送

(现代郑州北站货运列车,仅作示意,摄影师@焦潇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207.jpg

 

 

其中

影响最大的便是棉花

 

河南及周边省份分布着大量产棉区

郑州的位置恰好居于中间

各地的棉花纷纷选择到此集散交易

郑州由此成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棉花交易中心

(民国时期棉花产地分布示意,制图@泰山&罗梓涵/星球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219.jpg

 

 

上海的“棉纱大王”穆藕初

干脆选择在郑州就近建立豫丰纱厂

以图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这也为新中国成立后

郑州棉纺织业的彻底崛起打下了基础

(郑州纺织女工工作场景,图片源自@VCG)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230.jpg

 

 

此时的郑州商业繁兴

城市扩大、人口增长

超过了当时河南省会开封

1920年代上海的杂志已经把郑州称为

“华北大都会”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

郑州的工人阶级才得以被组织起来

争取自己的合理权利

形成声势浩大的二七大罢工”

(郑州二七纪念馆,为纪念1923年2月7日,因“京汉铁路大罢工”而牺牲的先烈而建,摄影师@崔欣)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244.jpg

 

 

然而乱世之中

郑州的发展注定是短暂的

受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连续爆发的影响

郑州被迫暂时沉寂

但是它已经被激活

就一定会在和平年代迎来全面焕发

 

新中国成立后

郑州作为“天地之中”的地位

可谓层层加码、愈发强大

 

第一轮加码

发生在1950年代

1952年8月

河南省人民政府在一份报告中言道

(转引自:开封到郑州省会大搬迁[N].大河报,2007-1-10.)

“鉴于河南省会在开封市,位置偏于全省东部……多有不便;郑州市则为中原交通枢纽,为全省经济中心,将来发展前景犹大,如省会迁往该市,则对全省工作指导及上下联系均甚便利”

 

于是

1954年

河南省会正式由开封迁至郑州

有了省会身份的加持

郑州的城市建设开始迈上新的台阶

 

“一五”计划期间

郑州被确定为中国六大纺织工业基地之一

民国时期的豫丰纱厂

被改组为新的国棉二厂

此外

国家还投资1.76亿

在郑州西郊以一年一个厂的惊人速度

新建了五家大型棉纺织厂

(红色建筑是保留至今的郑州国棉三厂家属院,摄影师@董春亮)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301.jpg

 

 

纺织新城的面积

比当时的郑州旧城区还要大

(郑州纺织新城与旧城对比,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334.jpg

 

 

再加上热电厂、铝厂、砂轮厂、电缆厂

煤矿机械厂、工程机械厂、水工机械厂等

郑州的重工业基础

也由此奠定

(郑州热电厂,摄影师@焦潇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355.jpg

 

 

除了工厂

教育、文化艺术等机构、场馆

也在不断增加

包括1956年全新创办的郑州大学

1957年由开封迁至郑州的河南农业大学

1961年由开封迁至郑州的河南省博物馆等等

(郑州大学,摄师@石耀臣)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409.jpg

 

 

郑州

正式成为了河南省名副其实的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98年,河南省博物馆,升级为国家级博物馆,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摄影师@赵亮)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451.jpg

 

 

第二轮加码

则发生在最近的20年间

 

首先

交通的加码

河南集全省之力大规模建设交通

以郑州为中心的高速路网

3小时可以到达省内任一城市

(刘江黄河大桥,为京港澳高速公路跨越黄河的一座特大桥梁,摄影师@焦潇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505.jpg

 

 

以郑州为中心的“2小时高铁经济圈”

覆盖半径500km、人口4.08亿

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尤其是郑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

米字型高铁枢纽计划

着实令人激赏

(郑州米字型高铁布局,制图@泰山&罗梓涵/星球研究所)

 

 

图片

 

 

公路、铁路之外

航空的发展同样引人瞩目

从郑州出发1.5小时的飞行航程内

可以抵达全国近2/3的重点城市

覆盖全国3/5的人口

(郑州航空港辐射范围,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523.jpg

 

 

不沿边、不临海的

郑州机场已经形成

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

辐射全球100多个城市的国际枢纽航线网络

客货运规模高居中部地区“双第一”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飞机降落,摄影师@焦潇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536.jpg

 

 

如今的郑州

“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地铁+公路”

共同组成的综合交通和物流体系已经逐步形成

并成为中国12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郑州国际陆港全景航拍,摄影师@焦潇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549.jpg

 

 

其次

城市建设空间的加码

 

早在2000年

时任河南省长就提出

“高起点、大手笔”

在老城之外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郑东新区

 

规划控制面积高达370k㎡

采取全球招标

并以法律形式确定规划

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新区

就这样迅速崛起

(郑东新区规划示意,郑东新区由日本黑川纪章事务所设计规划,2002年7月,郑东新区规划获得了首届“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制图@泰山/星球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605.jpg

 

 

不仅成为了

郑州的新地标

(郑东新区CBD,摄影师@焦潇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618.jpg

 

 

 

 

也成为了郑州

新的金融、文化中心

(北龙湖金融中心,摄影师@石耀臣)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631.jpg

 

 

而在郑州的东南部

围绕新郑国际机场

面积更大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也被全新规划出来

并获批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

 

未来

这里将成为郑州新的

物流中心、产业基地

(航空港规划,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644.jpg

 

 

再次

产业的加码

 

依托河南这个大粮仓

郑州建立起强大的食品加工产业

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速冻食品企业

(三全汤圆生产线,摄影师@朱哲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657.jpg

 

 

但是食品产业空间有限

郑州的野心远超于此

它要着重发力的是高端制造业

 

郑州建立了亚洲规模最大

工艺技术最先进的客车生产企业

(宇通客车高环试验道,图片由宇通客车汤杨提供)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712.jpg

 

 

2010年

郑州更以极大的努力

将拥有全球50%苹果手机生产量的工厂

转移到了郑州

到了2019年

郑州共生产2.1亿台手机

足以让全国1/7的人换上新机

(郑州手机代工厂,图片源自@VCG)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726.jpg

 

 

在盾构机、轨道交通设备等领域

郑州更加大科研力度

其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

堪称“开路先锋”

(郑州中国中铁盾构机车间,摄影师@焦潇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738.jpg

 

 

就这样

百余年间

郑州从一个落魄的小县城

又重新回归国家中心城市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经济、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郑州

重新书写了历史

 

当我们再次回顾郑州的历史

多种自然环境的交汇转折

让郑州拥有了独特的先天优势

不但深刻影响了华夏文明的诞生

又在饱经沧桑后重新崛起

有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缩影

在中国城市史上可谓

独此一城

 

 

今天的郑州
交通便捷

 

 

(郑州东站发往全国的高铁,如万箭齐发,摄影师@石耀臣)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753.jpg

 

 

经济向上

(郑州东站与双子塔,摄影师@焦潇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807.jpg

 

 

产业振兴

(徐兰高铁两侧的郑州日产汽车停车场,摄影师@焦潇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819.jpg

 

 

城市规划前卫现代

(中原福塔与航海体育场,摄影师@焦潇翔)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833.jpg

 

 

 

且环境优美、生态宜居
(郑州人民公园,摄影师@Pano)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846.jpg

 

 

是一座充满活力的

一万年新城

(高架桥上的车流如同城市涌动血脉,摄影师@Pano)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858.jpg

 

 

而从国家层面出发

郑州不仅要一城崛起

还要将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

 

从推进郑州开封同城化

到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郑州重任在肩

(中原城市群布局,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919.png

 

 

这就是郑州 

一万年的新城!

(图一为嵩岳寺塔,摄影师@朱哲;图二为绿地中心,摄影师@李东轩)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938.jpg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942.jpg

 

 

 

微信图片_20210418161945.png

 

 

星球研究所

 

 

中国城市报道

上一篇:玩转HOTELEX国际酒店及餐饮博览会 蒙牛每日鲜语空降缔造咖啡美学

标签
  • 郑州